懂王终于有所觉悟,又解除了一项对华禁令,特朗普似乎意识到了稀土的重要性。可没想到,禁令解除不到24小时,白宫便迅速改变了策略,明显表露出美国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施压。7月2日,越南不得不做出妥协,同意了特朗普之前提出的不平等贸易协议。此前,日本为了争取美国减税,竟然触碰了“稀土”这一敏感底线问题,结果不仅没有获得美国的任何让步,反而遭到了特朗普的强硬反击。这再一次证明,想要与美国谈判,手里必须有足够的筹码和实力。
对于特朗普发起的全球贸易战,我方早就做了充分的预判,并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。一方面,通过实施对等关税,直接打击美国出口商品,迫使其进入产销困境;另一方面,在4月加强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,紧握住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命脉,让特朗普尝到了“伤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的滋味。凭借稀土这一张王牌,我们坚定地重新将美国拉回到谈判桌前。
在6月底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后,中美双方终于达成了谅解协议,中方同意继续供给稀土,而美方则取消了一些贸易反制措施。然而,眼明心亮的人都清楚,特朗普朝令夕改的做法早已在全球声名远扬,任何让步都必然是有条件的。我们最大的让步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,但绝不会完全开放。
展开剩余75%可能是对我们没有全面解除管制心生不满,特朗普很快便表现出了“诚意”。7月2日,美国宣布取消对乙烷出口中国的相关限制。值得注意的是,作为全球最大的乙烷进口国,我们也是美国乙烷生产企业的最大客户。显然,特朗普意图通过乙烷来换取稀土,但他没有想到,我们早已为此做好了准备。事实上,在美国禁止乙烷出口的这段时间,我们一直在与其他国家加紧合作,并且已经拥有了生产乙烷的核心技术和设备,每年可以生产150万吨乙烯,完全能满足自身的原料需求。换句话说,特朗普如今想卖的乙烷,我们已经不太需要了。
面对这一状况,美方只能再次加大手段。7月2日,美国向德国西门子公司发出通知,解除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。限制高端芯片对华出口,一直是美国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。然而,美国的这一技术封锁对我们来说反而成了动力。近年来,在政策扶持下,中国的科技企业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,尤其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,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突破。美国的技术封锁效果显然是有限的,反而使得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了一定冲击。
在连续解除两项禁令之后,美国依然没有停手。据透露,美国已经通知通用电气航空,允许恢复向中国出口喷气式发动机。然而,早在今年3月,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飞机项目就已取得了关键进展,国产发动机CJ1000A也在稳步推进适航认证。看似特朗普在短时间内做出了重大让步,但实际上,我们早已在这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,美国的解除限制反而是为了争取市场份额,缓解自家产业的压力。毕竟,中国始终是美国重要的客户,美国限制自己的出口,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正常运营。
更重要的是,美国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频频做出调整?答案显而易见:特朗普此番政策转弯,实际上是希望我们全面取消对美稀土的出口限制,彻底解决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可能面临的断供问题。然而,特朗普的“温和态度”背后,或许早就埋下了陷阱。美国给大多数国家设定的90天关税缓冲期即将结束,特朗普公开表示,如果需要,他愿意直接通过信件告知各国,美国市场的相关费用。这显然是美国打算继续强迫各国接受其高关税政策,继续实施强买强卖。
越南和日本的经验,正是对其他国家的警示。美国强行对越南征收高额关税,使得越南几乎没有选择,只能向美国完全开放市场,而越南出口美国的商品则需要缴纳20%的关税。日本方面的情形也类似,尽管石破茂等领导人频频示好,但特朗普仍明确表示,美国并不打算降低进口日本汽车的关税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中,还特别增加了对“转运”商品的40%关税,这意味着作为中国对美出口中转站的越南,将会遭遇更为严峻的经济压力。
从表面上看,特朗普的做法似乎是针对越南,但实际上,这一招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我们。美国的这一策略无疑是设下了一个复杂的陷阱,表面上看似放松,实则是在为最终的全面制约铺路。因此,特朗普的态度转变,不过是一场掩人耳目的伎俩,而我们绝不会轻易交出底牌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